您的位置:首页 >> 致采购商  
 

 

宁波服装企业打好人才“自主牌”

起用老员工 重用年轻人


WWW.IFFAIR.CN  2014/10/25 来源: 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yuqiaofeng


  创意宁波 霓裳东方

  □记者 房伟

  

  一个新的家纺品牌第一年销售就达到2000万元,明年有望实现5000万到6000万元。这是博洋新创子品牌“果壳”去年下半年上线以来实现的销售业绩,而“果壳”最初仅是公司自主培养的一位年轻设计师的一个想法和创意。

  文凭抑或工作经验,创新抑或论资排辈,空降抑或自主培养……这些因素在越来越多的宁波服装企业面临人才短缺时该如何考量,而“果壳”的成功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昨日上午,中国服装论坛人力资源分论坛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多位大型宁波服装企业人士向现场的中小企业、猎头等“现身说法”。

  品牌辗转起用“老人”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宁波服装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转型做品牌,优秀管理人才、高端营销人才和终端店铺人才的缺乏,都成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此时,是自主培养,还是选择空降兵,成了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问题。

  “申洲近几年开始尝试转型做自主品牌马威,自然大量需要营销人才、管理人才,而这其中就走了一些弯路。”申洲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於锡明在昨日上午举行的中国服装论坛人力资源分论坛上感慨,空降兵与自主培养的人才如何才能相得益彰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话题。

  “马威2010年刚创立时设在上海,公司花了近5亿元买楼,斥巨资引进了世界级的营销、策划和设计人才。”於锡明说,但后来发现,管理上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还是由于价值观、文化理念等不同,新老融合比较难。”

  於锡明告诉记者,2012年12月马威迁回宁波,而现在负责人也由从普通的车间操作工一步步走上来的集团营销部副总调任,此后马威快速发展壮大,截至今年9月全国已开出33家直营店铺,“申洲还有不少高管是从基层做起,比如管理织衣部3万多名员工的经理,就是大学毕业后在申洲工作近20年,一步步成长。”

  “博洋的新品牌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进行管理,而这些项目经理都是博洋自己培养的。”博洋服饰副总经理项江鹏同样告诉记者,在这些项目经理中,不少人是从一线销售人员、设计师、市场专员等基层员工成长起来的,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市场的需求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判断。而果壳的成果显示出这样的方法也很有效。

  

  八成管理人员自主培养

  “宁波服装企业很多,有经验的人才也很多,企业也都喜欢从GXG、太平鸟等大公司挖人,但很多时候,挖过来的一些高管并不适合我们公司。”昨日,在论坛上,宁波市服装协会副会长、爱法贝(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海润说。

  “在我们总习惯把眼光投向外部人才时,应该回头看看,我们对企业内部员工培养到位了吗?”江海润感慨道。

  “我们企业超八成的管理人才都是企业自主培养,从基层提拔的。”太平鸟集团副总裁胡文萍向记者表示,因为这些人才与公司的愿景相吻合,就应该大胆起用这些员工,“而且要打破论资排辈,敢于用年轻人,并给予充分信任,比如集团现在负责男装、童装的总经理就是公司近年来自主培养的应届毕业大学生。”

  胡文萍还透露,他们集团每年都做一次员工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而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个员工都会问到的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战略是怎样的。”

  “其实,员工是在衡量公司的发展规划与自身的职业规划是否有重合。如果重合了,他们才能沉下心和公司一起努力。太平鸟给出的薪水并不是行业中最高的,却是最给年轻人机会与信任的,也才能换来不断的企业创新。”胡文萍说。

  项江鹏也告诉记者,博洋推进多品牌战略已有10多年,既是判断市场需求,也是人才累积,是为公司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创业机会。“果壳提出来之后,公司进行相关商业评估后,就对设计师想法表示大力支持。而果壳的定位精准,也显示出了年轻人的敏感与创新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首页 | 展会介绍 | 公司简介 | 展商入口 | 观众入口 | 媒体入口 | 客服中心
版权所有:宁波华博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浙ICP备07027187号
Copyright hixp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